【课程名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
【英文名称】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课程代码】713000051
【课程类型】思想政治类(选择性必修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学时/学分】16/1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是一门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的学科。该课程以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全面呈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内涵和构成演变的动态过程。在课程内容上,中华民族发展史课程涵盖了中华先民的起源、华夏族的融合、国家制度的演变以及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科技和经济等方面的进步。课程将详细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包括远古时代的文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汉时期的统一、唐宋元明清的盛世以及近现代的民族复兴等。此外,中华民族发展史课程还将探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的过程。
2.英文简介
The course of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time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origi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urse comprehensively present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ce, connot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erms of course content,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vers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ancestor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uaxia people, the evolution of the national system,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The course will introduce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t event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cluding the culture of ancient times, the history of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chang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flourishing times of the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modern times.In addition, the course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als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at is,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
任务:历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中华民族发展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历史学科,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掌握。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制度变革和文化传承。
课程目标2: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探究历史规律。
课程目标3:文化传承。强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目标4:现实关怀。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思考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方向。
课程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
序号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学时 |
五育融入点 |
教学方式 |
对应课程目标 |
1 |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华夏民族的演进(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 |
一、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起源 二、了解史前形成的“文化中国”对“政治中国”的重要意义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突出特性 四、夏商周时期华夏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脉络,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状态。 |
2 |
阐明:能列举夏商周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2-3个历史事实。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1 |
2 |
中华民族大交融与空前繁盛 |
一、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鲜明特征是“五胡”主动融入中华。 二、了解“五胡”主动融入中华的表现。 三、掌握“严夷夏之防”到“无隔华夷”族群观转变的原因。 四、了解夷夏观念的转变推动唐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了解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推动。 |
2 |
讨论:以“唐装”和“唐人街”的图片导入,说明盛唐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具有的深刻、长远、广泛的影响力。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 |
3 |
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 |
一、解释清楚何谓“中国正统”。 二、辽宋夏金时期,辽、宋、夏、金、高昌回鹘、大理等并立政权共奉中国的内在机制和内驱动力。(内聚的主动性) 三、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竞争共生、合聚共享特征。 |
2 |
课堂互动:为什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格外重视尊孔崇儒? 设计思路:将同学们分成8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上传至学习通讨论空间。(10分钟)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3 |
4 |
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 |
一、知识目标:掌握元朝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增强对元朝时期中华文明文明特性,尤其是连续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认知。 二、提高分析和批判征服王朝论和内亚史观的能力。 三、树立对元朝的正确认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认同。 |
2 |
分析:“崖山之后无中国”观点的错误本质及其危害性。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3 |
5 |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 |
一、知识掌握 1.掌握明朝是对元朝大一统的接续,以及明朝如何以“华夷无间”的开明族群观念,全面继承元代疆域管理模式,采取以招抚为主、征讨为辅的策略,将边疆地区纳入王朝版图。掌握明朝的二元疆域治理体制。掌握明廷对蒙古诸部采取的“威德兼施”政治策略。掌握明朝与各民族共击外敌侵扰的历史。2.掌握明朝农商并举的经济形态和各项经济政策。3.掌握北方与中原农牧混合社会的形成。掌握明朝对南方“调北填南”的政策以及“民屯”的形成。掌握中国“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人口居住格局的形成。4.掌握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掌握儒学教育的推广。掌握中原与少数民族族群的多元文化交融。掌握伊儒会通。 二、能理解明朝的时代特征,以及明朝大一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影响与现代意义。 三、充分理解大一统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保障。 |
2 |
讨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你家乡的变化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3 |
6 |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
一、了解清前中期巩固边疆的政策措施,如蒙旗制度、金瓶掣签、驻藏大臣制度等,明晰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了解清军入关、锡伯族西迁、“走西口”、“闯关东”等带来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格局底定。 二、能分析清前中期基本底定中国现代疆域版图的原因,能对“新清史”这一错误史观进行批判分析。 三、认同清前中期对中国疆域版图的底定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型塑;明晰清前中期的边疆治理是多元服务于一体的表现;对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有更具象的认知。 |
2 |
讨论:为什么1840年后清朝处于四处挨打地位?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3.4 |
7 |
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 |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空前的、全面的国家和社会危机激活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加强了对血脉相连的体认,深化了对命运与共的感知,坚定了共御外侮的决心,开始了对现代国家构建的探索。通过本讲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过程的主要内涵,理解这一过程的基本逻辑,认识这一过程的重大意义。 |
2 |
讨论:习近平总书记:“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提问“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在遭受危难时能牢固凝聚?”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3.4 |
8 |
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1919—1949) |
一、阐明中国建立现代国家的重要意义; 二、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离不开中华民族先锋队; 三、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新在哪里; 四、理解以民族平等实现民族解放的重要性; 五、理解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决的差别 |
2 |
互动讨论: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
课堂讲授、研讨 |
目标.2.3.4 |
注:“五育”融入点要包含课程思政、体育、美育、劳育等;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实验、线上等。
五、考核评价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细则
课程考核环节与课程目标关系
说明: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强制达标线位45分,低于该达标线的最终成绩一律不及格。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1.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衔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解读,使学生容易理解。
2.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努力与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与浸染,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3.综合运用多媒体、雨课堂、智慧树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加强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七、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写组,2024年2月版。
(二)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党史(全二册)(第一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第一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
3.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4.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三)其他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1、教育部社科司、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
2、人民网“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四史讲堂”;
3、北京市“四史”网络示范课视频。
(四)推荐网站
1.中国大学MOOC(慕课)_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
https://www.icourse163.org/
2.学习强国 https://www.xuexi.cn/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
4.中央文献研究室网 http://www.wxyjs.org.cn/
5.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
6.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
7.光明网 http://www.gmw.cn/
8.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
9.爱课程网 http://www.icourses.cn/home/
10.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学网 http://4a.hep.com.cn/
1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 http://www.sxz.edu.cn/
12.央视网 http://tv.cntv.cn/
13.求是理论网 http://www.qstheory.cn/
14.凤凰大视野 http://v.ifeng.com/
制定者:选择性必修课教研室全体教师
审核者:孙蕾、马池春
批准者: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