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学习平台 2020-10-20 作者:张小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有人提出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中,这是不对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为开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增强了开好思政课的信心,鼓舞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干劲。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理直气壮”是开好思政课这门“不可替代”关键课程的必然要求。
开好思政课“理直”之源
“理直”意指做某件事的理由正大、充分。之所以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做这件事的意义和理由重大、充分。思政课是围绕“理”字展开的,传播真理是思政课的使命,传授道理是思政课的担当,以理服人是思政课一贯的传统。
“理直”源自思政课所持之“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政课最重要的内容。思政课是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本性,促进大学生认识、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真善美的种子”,是理想、是未来、是希望。因此,思政课教学是一份用真理去感召人的事业。
“理直”源自思政课所持之“理”是能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道理。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四史”教育,提升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在风起云涌中增强定力明确心之所向,在眼花缭乱中心明眼亮明确路之所往,在音符嘈杂中辨识真音明确行之所归;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生精神世界,用科学精神和求实精神来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用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来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用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来活化大学生精神世界。
总之,“理直”源自开好思政课理由充分且意义重大。思政课建设关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乎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民族的复兴大业。应紧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法宝,利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将理想信念注入大学生头脑,将家国情怀植于大学生的心田,将时代重任传到大学生的肩上,将德行修养融入大学生血脉,培养在新时代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的青年人。
开好思政课“气壮”之涵
“气壮”是基于“理直”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气势或士气,是一种高度自信的姿态。思政课肩负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的崇高使命,因而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应展现出自信的姿态以及一往无前的气势。
开好思政课要有底气。开好思政课的底气源于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源于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和条件——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开好思政课最根本的保证;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好思政课最丰富的养料;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道,增强思政课的底蕴、丰富思政课的内涵、滋养思政课的根脉。开好思政课的底气还源于具有硬实力和真功夫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开好思政课要有正气。思政课是举信仰之旗、立价值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关键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为学生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必须用纯净的心灵、高尚的境界、无私的奉献来播撒“真善美的种子”,用自身言行给学生作出正确示范,用一身正气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开好思政课要有胆气。思政课是把方向、聚人心的课程,开好思政课要有直面问题、敢于批判、破旧立新的胆气。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思政课既要拿着批判的武器来守护青年人,又要将这个武器传递给青年人,让青年大学生用批判的武器来守护信仰、捍卫理想、保卫国家。面对各种错误观点等,思政课必须敢于发声、勇于亮剑、绝不含糊,在批判中廓清迷雾、涤清认识、坚定信仰。开好思政课还要破旧立新,用与时俱进观念引领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开好思政课要接地气。接地气才能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课应加固理论与现实联结的网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国家发展大势、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的把握,站在铸魂育人的高度,对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专业性解读、针对性剖析、辩证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实际,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让学生在尊重、获得、沟通、共鸣的氛围中,感受思政课的温度、体验思政课的价值、感悟思政课的真谛。应不断扩展视野广度,尝试多学科、多领域、多向度的借鉴吸收、共融发展、同向同行。
“理直气壮”的实践要求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全景布局。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开好思政课应打造共同参与、合力推动的全景式育人布局。从纵向看,思政课贯穿于“大中小”各个学段,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布局,使各个学段的思政课之间既体现出连续性和承接性,又体现出层次性和发展性,既相互呼应又相互区别,既一以贯之又富有针对性。从横向看,思政课建设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发力。在学校教育中,所有课程都肩负育人职责,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皆承载育人使命。要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位无死角的育人格局,让学生所在之处皆成为育人的场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中无不感受到正面的导向作用。
改革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是增强思政课效果的关键。多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思政课内容不同的呈现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让思政课如源头活水般源源不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有意义”的内容以“有意思”的方式呈现出来。改革思政课的方式方法,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既接地气又不流俗,既有效使用新媒体又能把控新媒体风险,既丰富多样又主题鲜明,既喜闻乐见又能引发思考,使学生通过思政课受到启发、引导、感染和洗礼,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善学的一门课程。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水准。开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应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换,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尊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自主性,通过专业制度的健全、专业培养的完善、专业发展的规划等路径,把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等于一体的专业化队伍,形成思政课教师“有能者任之”的新局面,真正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