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必须强化人格塑造

发布者: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发布时间:2020-01-13浏览次数: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2019-11-07 作者:叶福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和根本遵循,为思政课教师立身、立学、立言、立德指明了方向。其中,“人格要正”表明思政课教师必须强化人格塑造,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理论学识引领学生、感化学生、培养学生。

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浩然正气

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思想引导和灵魂塑造工作,面对的是最为复杂的思想困惑和心灵净化问题,引领的是最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话题。这对思政课教师而言,使命光荣而伟大,职责神圣而艰巨。思政课教师只有以“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涵养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处事的浩然正气,才能真正感染、打动、教育和说服面对的学生。否则,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都“信道不弘,执德不笃”,品行不端、人格不正,只能是以“己所不信,强施于人”,自欺欺人、虚伪以对,那怎么可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呢?更遑论如何去培养塑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了。

思政课教师要有如沐春风的祥和瑞气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认识到教师的职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道德和品行。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开启真理之门、把稳思想之舵、指引人生航向,必须自己要有正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此,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自觉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榜样力量和示范行动,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丰富学识、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使正确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思政课教师要有学养深厚的充足底气

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学问精深和知识广博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和服膺的基本前提。明道信道才能传道,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思政课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首先必须自己学深悟透,把要宣讲传播的科学理论弄清楚、想明白。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的道理,他怎么能够去给别人传道授业并释疑解惑呢?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对传授的原理都没有想清楚、弄明白,那么他给人做思想政治工作,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不但不能帮人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反而会使人误入歧途、误人子弟。马克思指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要抓住事物的根本,首先就要“明道”“悟道”,深刻理解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思想精髓,全面把握理论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思政课教师要做好科学真理的传播者和思想理论的引路人,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依托,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和学识修养,切实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引导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思政课教师必须强化人格塑造,才能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和人格魅力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以身作则培育时代新人。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