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校思政 2020-01-07
日前,浙江大学原创话剧《速写林俊德》首演。灵动的交叉叙事手法,讲述了林俊德校友以身许党、以智许国的拳拳赤诚,观众无不动容。一出好戏的背后,是浙江大学搭建的思政教学大舞台。近年来,该校以课堂为本,上好教师专题课、专家报告课、现场教学课等思政“三堂课”,增加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教师专题课丰富多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政课的重头课,涉及的内容最广,一名教师从头上到尾,很难做到堂堂精彩。
“教师们术业有专攻,但从学生的需求来看,每堂思政课都应该是专业且精彩的。所以我们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推出了教师专题教学课。”浙大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院长刘同舫说。
备课和过去不同了。原先教师单兵作战,现在开展集体备课。每次备课都从不同的教学团队中安排教师就某一专题说课,其他团队的教师从材料选择、问题设计等角度提出建议,大家在说课、备课的过程中共同提高讲课质量。
到了授课阶段,教师只需讲授自己最擅长的专题,而不同于以往的“包干”。专题教学时间为3节课,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随堂讨论在专题教学环节结束后进行,各学习小组先进行讨论,再派出代表依次上台发言,专题授课教师负责给发言小组评分。
从专题备课、授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可谓“一专”到底,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了时政动向、教师研究、地域特色等元素的思政大餐。以傅夏仙老师讲授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专题为例,该专题从具体案例或当下热点出发,比如正在推进的垃圾分类,导入生态文明的内涵,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重点讲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然后辅之以安吉余村或浦江等地的成功案例。
目前,“概论”课所有课堂已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形成专题14个,其他课程也在陆续推进中。
专家报告课拓宽视野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如何上好这一课,专职教师往往因缺乏实践经验、对乡村不了解而限于理论层面的解读。在最近的一次思政课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专家林爱梅给学生带来了别样一课。
林爱梅先从“乡村为什么要振兴”“乡村怎样振兴”等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基本历程。接着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内容,用不同的案例阐明了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作为浙江“千万工程”的直接参与者,林爱梅也谈到了部分农村由于规划不足而留下的遗憾。最后,她还介绍了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呼吁学生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听完专家的讲座后,学生提问非常踊跃。“如何讲好乡村故事?”“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半小时的互动眨眼间就过去了。
“思政是门大学问,光靠思政课教师来讲是不够的。我们把专家请进课堂,就是要拓宽学生视野,聆听时代强音。”浙大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党委书记李小东说。
浙大的思政讲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校外专家学者、地方党政干部,其中有一个群体尤其受学生欢迎——学长进课堂。
纵榜正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本科期间曾休学两年应征入伍。服兵役期间,他曾参与一次抢险救灾,避免了大量的财产损失。纵榜正从自己的经历讲起,15分钟的个人分享和15分钟的互动交流,学弟学妹们受益匪浅。“学长的经历有着非常强的示范作用,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注入了活力。”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生张悦说。
浙江大学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联合该校学工部,建立了近200名高年级学生组成的资源库,分为理想信念、爱国爱校、学习生活、志愿服务几大类,思政课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学生需求,匹配合适的讲课人选,发挥身边榜样的激励作用。目前,这样的课程已经覆盖浙大全部大一学生。
现场教学课知行合一
从浙大出发,一个多小时车程,120名学生来到了嘉兴南湖边。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副院长徐连林早早等在这里,他要为学生重点讲授“红船精神”。尽管接待过许多团队,但徐连林对这些学生印象深刻:他们有相当的知识储备,提的问题也很专业。
一天下来,学生们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湖心岛红船,除了向讲解员提问,最后还留出半个小时,在红船边小组现场讨论学习。“风景秀美的南湖是党的诞生地,作为一名浙大学生来到这里学习‘红船精神’,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要奋斗什么。”物理学系学生徐宏荆感慨。
在浙大,思政课不仅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一批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课程,让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6年以来,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开辟了余姚梁弄、金华浦江、嘉兴南湖、湖州安吉等一批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行读中感知浙江、感知中国。
据了解,浙大本科学生大学4年期间,共有4次机会参加现场教学课。2019年,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共开展现场教学39次,覆盖学生4100人左右。(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柯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