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

发布者: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9-03-26 作者:王学俭 李晓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全国教师大会,再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重点工作、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强化了要求、规划了路径。这既是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遵循。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更需要对标新要求,协同新发展,以改革创新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风貌。

以思想性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属性,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符合新时代语境的育人话语体系和育人发展规律,才能从深层次唤起学生独有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

着眼思想问题才能更好解决其他问题。思想问题是直击人的灵魂的深层次问题,虽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简单代替解决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心理状态等问题,但是着眼思想问题一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魅力就在于思想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是以通俗的说明向学生解读相关的理论内涵和政策实践,更需要在思想认知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趋势预测以及现实建构。

实施精准灌输才能有效实现思想传输。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真理具有穿透时空的思想魅力,但理论的思想魅力需要结合实践,联系实际进行阐发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进行思想和价值传输的过程中也需要精准灌输,做到思想观点要精准、对象选择要精准、方式方法要精准,将相关的理论内涵、发展逻辑、科学规律讲清楚、讲透彻,讲出层次、讲出深度。

以理论性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更要有对所从事工作的职业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作为理论研究者的群体自豪感,也来自于作为理论传播者的群体归属感,更来自于思政课教师这个理论创新集体的组织优越性。有效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特色才能使改革创新更好地立足新时代、顺应新形势、把握新趋势、运用新方式。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更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重视理论需求的现实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在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智能化等趋势时,更需要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秉持清醒的政治认识,坚守核心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顺境中怀有危机感,在逆境中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培养出学生把握本质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回答复杂性问题的理论创造力、解决现实性问题的理论应用力。

研究理论传播的规律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的传播不是空洞语言堆砌的空中楼阁,不是噱头百出的故弄玄虚,更不是五花八门的炫目包装,需要教育者对理论传播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受众群体接受状况的有效掌控、对理论研究的学术坚守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与此同时,还要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学、真懂、真会的专业素养和乐为、敢为、有为的示范引领,才能达到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知行合一的效果。

以亲和力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美好形象

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对标,以“润物细无声”的“真”“善”“美”启迪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真学、真懂、真信的价值坚守中实现可信、可敬、可靠的示范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核心价值传播的神圣使命,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拥护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论功底彰显新时代的师者风范。

在真会、真用、真教的教学实践中激发乐为、敢为、有为的道德情感。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就是要把真学、真懂、真信的素质落实于真会、真用、真教的教学实践,通过对理论的深刻阐释,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通过发掘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素材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明德的育人实践和铸魂的育人风尚体现新时代的师者风韵。

在发现美、启迪美、创造美的审美体验中陶冶认知美、品鉴美、传播美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深厚基础。思政课要深入挖掘这些优秀文化中的教育基因,用中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用中国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以负责的担当精神和创新的开拓意识展现新时代的师者风貌。

以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上。因此,直面学生就不能“千人一面”,课堂灌输就不能“百堂一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统一。

在破除歪风邪气中弘扬浩然正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破立结合、在破中立,在抵制、反对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中培育学生的正确认知和积极状态。要有针对性地破除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如恶搞经典、戏谑传统、抹黑英雄、解构历史、消解神圣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要让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着力点,让学生关切的难点问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突破点。

在统一严格要求中尊重多样个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任,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统一的严格要求。同时,学生是有着活跃思维、多样个性的“人”,思政课就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要求。就如同经济学倡导让新的消费创造新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让翻转课堂激发出教学相长的创新动力。创新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参与主体都愿意投入精力,育人效果才会更加给力。

(本成果系教育部兰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中心成果作者: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学俭,兰州大学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讲师 李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