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

发布者: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发布时间:2022-06-11浏览次数:

 

来源:江西学习平台 2022-05-30 作者:张宜红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意见》,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推进“三农”工作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亲临江西视察指导,对江西提出了“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立足“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契合中央要求、符合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盼。

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是做好新时代江西“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具全局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必须稳住农业、稳住农村,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潜力后劲就在“三农”。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要求我们聚焦“国之大者”,守好“三农”基础,畅通城乡大循环,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是全面建设幸福江西的题中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幸福江西的奋斗目标,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必须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让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近年来,江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农村改革亮点纷呈,农民生活全面改善,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夯实了基础。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六大样板”重点任务,千方百计做优农业、做美农村、做富农民。

高站位打造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样板。一方面,要保耕地,保产量。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要求,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农田是农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农田是良田。另一方面,保成本,增收益。加大化肥和种子商业储备力度,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部产粮大县,探索建立土地租金差别化调节机制,稳定种粮农民收益。完善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

高质量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到应扶尽扶。加强对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注重扶贫项目资产后续运维管护,强化就业、产业、创业“三业”帮扶,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高标准打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样板。抢抓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契机,加快认证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拓展农业功能,挖掘乡村价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电商等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

高品质打造建设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样板。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数字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基地和智慧农场,推进各类数据共网共享。有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让江西的乡村更加宜居秀美。

高效能打造改进乡村治理样板。推进红色名村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派强管好用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创新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村民理事会等治理方式,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坚决反对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各种不良风气,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

高水平打造深化农村改革样板。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促进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流转。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报酬待遇挂钩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作者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