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发布者: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发布时间:2021-06-04浏览次数: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5-14 作者:曾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出色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党的诞生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鲜活案例。

以初心使命激励新奋斗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血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早期组织最早在这里成立、《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译全本在这里出版、党的一大在这里召开、党的二大四大在这里举行、新中国国歌在这里最早唱响、新中国国旗在这里设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里是共和国最重要的工业、商业中心之一,人工合成胰岛素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在这里诞生,成千上万知识分子和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全国各地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伴随浦东开发开放大潮,诸多“第一次”从这里走向全国。进入新时代,自贸区率先揭牌,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开放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数次莅临上海考察指导工作,多次作出批示指示,为上海新时代改革开放指明前进航向。特别是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上海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奋楫中流的拼搏精神,让这座光荣之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成为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重要窗口。

立足全局,明晰发展定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上海发展,是党中央对上海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四个放在”是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的具体表现,更是上海做好自身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坚持“四个放在”,必须明确历史方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坚持“四个放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地方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个放在”,必须坚定目标定位。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浦东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这些奋斗目标赋予上海发展更深刻的政治意蕴和更高的使命担当。坚持“四个放在”,必须强化使命担当。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完成国家战略、服务全国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中体现胸襟气魄和独特价值。

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对上海作出的指示、提出的要求,涉及上海改革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超大城市是一个巨型系统,是生命体、有机体,因此要特别重视运用系统思维、系统观念谋篇布局,体现系统性、统筹性和协调性。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治理之中,揭示出中国城市的本质属性,明确了城市建设的“根”与“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上海始终坚持一切工作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城市的全面进步,把“五个人人”确立为努力方向。始终把人民视作城市建设依靠的力量,积极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个人既成为城市发展的贡献者又成为城市发展的受益者。

为了每个市民、为了市民的每个方面,城市工作必须是全域的、全要素的和全过程的。从领域看,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发展与安全、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融合。从空间看,中心城区、自贸区新片区和长三角示范区、五大新城全面布局,东西南北中比翼齐飞。从要素看,兼容人员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使之高效有序流转并产生聚合效应,释放超大城市特殊的磁吸效应、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过程看,实现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无缝链接、良性互动、持续迭代升级,具有较强的抗风险韧性和灵活应变的弹性。

在全面贯彻、系统谋划的同时,以目标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短板弱项,聚焦重点难点痛点,形成以“五个高”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着力点:围绕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办好中国进口博览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促进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围绕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贯彻全生命周期理念,实现高效能治理;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高质量党建。

在精耕细作中善作善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精准施策、精细运作,才能把好的蓝图变成现实。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上海着力破解“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从旧区改造、加装电梯等项目入手,让群众实实在在分享城市发展红利。

位于中心城区、距离外滩不远的黄浦区宝兴里,曾建立了申城第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由于种种原因,该小区居住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为解决宝兴里旧区改造问题,基层党员、干部发扬恒心、耐心、决心、虚心、雄心等“五心”精神,摸索出一线工作法、精准排摸法、党员带动法、危中寻机法、平等交流法、循序渐进法、钉钉子法、换位思考法、组合拳法、经常联系法等工作“十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做到“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下上海大体量旧改项目新纪录。

“宝兴里样本”充分说明,有“把群众当亲人”的思想和情感认同,就能找到破解旧区改造这个“天下第一难”的出路和办法。“宝兴里样本”还说明,干事创业不仅要有良好愿望,而且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思路、精益求精的高标准追求和善作善成的高强本领,这也是上海能够再创佳绩的重要原因。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